投资观点
迎接“多阶段人生”
|
全球股票观察
|
• |
2023年3月1日
|
2023年3月1日
|
迎接“多阶段人生” |
过去百余年期间,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大多一开始会接受全日制教育,而后进入全职职场,之后在条件满足时步入退休生活。这种线性人生排序方式有着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将人群固定划分为若干年龄组:最年轻的人都在求学;而20多岁至65岁的人在工作;65岁或以上的人则安享晚年。
然而,正如Lynda Gratton教授和Andrew Scott教授在他们广受好评的著作《百岁人生》中所阐述的,长寿正在瓦解三阶段人生这一概念,同时也向我们规划人生的诸多基本假设发起了挑战。
了解世界新秩序
如果当前的预期寿命趋势延续,预计现在发达国家出生的多数孩子寿命将超过100岁1。这种长寿趋势并非新近才出现的现象:自19世纪中叶以来,科技进步、医疗卫生系统完善和收入提高使得平均预期寿命每十年增长约两至三岁2。对年轻一代而言,这种寿命的延长可能会带来巨大受益,但这一变化并不单单是时间给予年轻人的馈赠:平均而言,与我们之前的几代人相比,我们都有可能拥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好的健康状况。
问题是足以支撑更长退休生活的养老金储蓄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更长的寿命意味着必须接受延迟退休——比如工作至70岁或80岁。为使职业生涯能够持续更长时间,需要以更加灵活、个性化和适应性的结构取代现有结构;也就是说需要“多阶段人生”,个人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可能经历多次职业生涯、就业间隔期和转型期(图1)。 在这种重新设计的社会结构中,教育不会在21岁时结束,当然也不一定会在65岁时退休。
更多转型、新人生排序的可能性和新的人生阶段使年龄与人生阶段脱钩,颠覆传统的消费习惯,带来生活方式选择压力,并创造新的机遇。我们认为这些转变很可能成为代际之间的普遍现象。作为投资者,我们的问题是:哪些公司和行业处于有利地位,能够承受和充分把握“多阶段人生”所可能带来的重大长期行为和生活方式转变?
转变已经开始......
过去几十年间,不同行业已经历了诸多范式转变,消费者状况的不断变化迫使企业变得更加敏锐,注重数字化和网上业务,并满足消费者对透明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同时必须管理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防止其侵蚀净利润,这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尤其重要。虽然这些转变已经以不同方式颠覆了各行各业,但总体而言,它们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我们将何去何从?
对于奢侈品品牌而言,在历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时光蚀刻和洗礼之后,或将因更长的“多阶段人生”而焕发新的活力。Z世代和α世代(2010年代或之后出生的人口)的消费增长速度预计会达到前几代人的三倍以上,到2030年将会占到奢侈品市场消费的三分之一5。各品牌需要更严肃地考虑如何创造跨代产品,尤其是在“消费者多品牌购物”现象的兴起颠覆品牌忠诚度概念之时。时间的馈赠也为创造自由和个性表达带来更大的机遇。这可能产生两种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可能进一步提升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虽然消费者可能希望获得与他们人生多个阶段相关的优质奢侈品,但他们也希望自己购买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彰显其身份6。这为特意针对消费者品味和偏好创设的产品带来额外价值。许多高端奢侈品品牌已经着手满足这种需求;例如我们持有的一家欧洲奢侈时装公司已就其手提包商品推出了广受欢迎的个性化服务。第二个影响是定制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 通过新兴分销渠道提供注重参与和关联的沉浸式、策展式体验,而非提倡千篇一律的以传统广告/平面媒体为特征的体验。一些高端品牌开始采用先进的数字和人工智能工具。例如,我们持有的一家专营外衣的意大利奢侈时装公司为顾客提供独特的虚拟现实(VR)体验,顾客可通过这项技术查看该品牌亮面羽绒服的三维图像,并且可以选择颜色和配饰。企业所面临的商业挑战是要在满足定制化和个人体验需求与保留奢侈品知名度和传统魅力之间保持平衡。
在职业领域,由于工作至75岁左右甚至80多岁变为常态,“终生职业”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个人将不再要求(或实际上不能)在同一岗位工作40年左右,技能提升和再培训成为实现成功的多阶段职业生涯的必要条件。更高的职业转型率为提供就业服务的公司以及提供服务以满足再培训需求的公司(包括软件供应商)带来机遇。其次,科技的普及以及新冠疫情期间举国采取虚拟远程办公的现实情况,引发对我们传统工作场所的重新思考。疫情结束后,很多雇主仍继续采用混合工作模式。随着员工在写字楼外获得生产力,云端服务供应商和软件服务供应商等能够继续支持灵活工作环境的公司应会继续受益。
预期寿命延长并不会自动转化为生活品质的提升。如果其中50年都在不健康的状态下度过,活到100岁还会令人向往吗? 个人在关注和维持自身身心健康和福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在人生后期对个人健康的投资与20岁和30岁时同样重要。考虑到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福祉的关注以及进行相关投资的意愿上升带来的有利结构性因素,目前全球健康市场的规模估计约为1.5万亿美元,每年增速达5-10%7。这为生产体育用品和服装或可穿戴监测设备(如智能手表)等产品,支持更健康生活方式产品的公司带来非常诱人的机遇。通过发掘对个人按需提供健康数据的需求,软件服务及其他医疗保健技术数据提供商成为追求健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加关注预防健康问题,也可能推动患者驱动型筛查的需求增长。同时,从事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公司,其产品和服务可能迎来进一步需求增长。有关医疗保健诊断领域更详细的探讨,请关注我们新一期的《全球股票观察》。
我们的优质投资方针
为什么我们关注所有这一切? 我们团队的投资方针是注重识别能够在长期产生复利的优质公司。关键在于这些公司有能力通过品牌、网络及特许经营权等自有的强大无形资产与时俱进,从而维持其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我们注重公司的基本面,而不会过多考虑流行趋势或暂时的宏观干扰因素。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我们所投资的公司是否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使其能够承受甚至充分利用重要的长期主题和机遇。
虽然多阶段人生的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对某些公司和行业的盈利产生显著影响,但发展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品牌资产应会有所助益——无论是开发应对寿命延长所带来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还是在快速变幻的世界中提供更具适应性的产品和服务,皆是如此。这印证了沃伦·巴菲特的那句至理名言:“因前人种树,故而后人得以乘凉。”
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历史悠久且资源丰富,由14名投资者组成。正如我们希望在投资组合中建立抗逆性一样,我们认为建立专为不同代际年龄层而设的具备抗逆性的团队也至关重要。最近几年,我们不仅投资组建初级分析师储备人才队伍,而且横向招募资深专业人才。借助多元化的“多阶段”人才,我们希望为引领即将到来的趋势和机遇做好准备,并进一步巩固我们的优质投资方针和长期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