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点
挽狂澜于既倒的“超能力”?
|
全球股票观察
|
• |
2022年10月31日
|
2022年10月31日
|
挽狂澜于既倒的“超能力”? |
2022年已过去9个月,MSCI世界指数已连续一个多季度下跌,而最近乌克兰四个州并入俄罗斯以及英国面临的货币和债券危机更对目前的情形毫无助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指数的下跌原因依然是估值下调,而并非远期盈利下滑,相反在能源利润暴涨的带动下,今年的远期盈利实际增长了3%。
上一季度市场的盈利水平略有下降(跌2%),但这是按美元计算得出的数字1,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元持续走强,导致盈利按弱势货币计出现下降。利润率水平仍非常接近今年早些时候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市场的盈利数据并未明确预示增长将显著放缓,更不用说陷入严重衰退,尽管面临美元升值的不利因素,但未来一年的远期盈利预期将上涨超过5%,只有原材料板块( 受最近金属价格下跌影响)将面临盈利下滑。预计典型周期性行业板块的盈利明年将优于整体市场,增长8%,而非必需消费品股预计将实现两位数的盈利增长2。
与盈利估值相比,市盈率下降表明市场对未来前景更加谨慎,其中,MSCI世界指数远期市盈率倍数从年初时的19倍降至9月底的14倍以下。但最新市盈率水平仅比2003-2019年的平均值低3%,而2020-2021年约20倍的市盈率则看似不太正常。防御型板块表现出色,因为日常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今年“仅”下跌14-17%,但表现最差的是年初时估值最高的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跌幅均超过30%),而不是周期性最强的板块,因为成长股市盈率收缩最为严重3。
在此环境下,我们的全球投资组合并未呈现出曾经的相对抗跌性,而是跟随市场大幅下挫。实际上,其下调幅度仅略低于市场。我们对防御型板块的偏好减轻了跌幅,但这很大程度上因投资组合对估值较高的子板块(即信息技术板块中的软件和服务以及医疗保健板块中的生命科学和设备)的持仓而被抵消。策略的远期盈利今年基本持平,因为美元走强抵消了股票的稳定复利。该盈利表现略逊于市场。这种差距可简单地解释为缺少能源股持仓,而市场的大部分盈利增长是由该板块所驱动;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投资组合的两种“超能力”——定价能力和经常性收入,在通胀和需求过剩的环境中未能提供助益,而经常性收入现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利因素。
我们非常重视依托品牌而形成的定价能力(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能力)和经常性收入(由于长期合同或消费者的习惯所驱使而产生的重复购买倾向)。两大“超能力”相结合,可在经济低迷时期带来稳健的利润率和收入,对利润起到支撑作用。然而在当前情况下,由于全面的供应短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方面)已经导致通胀、缩水式通胀以及可怕的降级式通胀(我们都曾遭遇过的服务水平下降),定价能力已经变得相当普遍,这就意味着基本的跨周期定价能力目前并没有任何优势。这种情况对于经常性收入而言无疑更糟。一方面,定价能力让公司可以根据成本上升进行同步涨价,另一方面,长期合同却使供应商无法获得现货价格走高所带来的益处,同时还会造成短期问题,至少在合同到期之前,无法转嫁通胀造成的成本上涨。
我们依然将定价能力和经常性收入视为“超能力”以及产生复利的关键所在,这是企业在顺境和逆境中均可提高盈利的能力。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担忧企业当前的顺境很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转而变为逆境,一旦当前的需求过剩转变为潜在的供应过剩,任何增长放缓或经济衰退都可能使企业创纪录的利润水平面临风险。我们不太担心投资组合的盈利脆弱性,因为这两种超能力应会再次提供下行缓冲,正如在新冠疫情时期所展现出的盈利抗逆性一样。历史数据表明,在市场盈利水平下滑时,投资组合通常会呈现出跑赢大市的表现以及盈利抗逆性。4。
![]() |
董事总经理
国际股票团队
|